近日,由西南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联合组建的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重庆顺利召开。学术委员会专家向仲怀院士、舒红兵院士、康相涛院士、徐卫林院士、曾志将教授、吴黎明研究员、代方银教授线下参会,黄路生院士、陈焕春院士、宋宝安院士、康振生院士、万建民院士、蒋建新院士线上参会,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曹永生,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重庆市科技局,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成果转化局、蜜蜂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曹永生指出,中国农科院高度重视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在专项经费、仪器设备、条件建设、职称评审、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与倾斜,希望实验室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为科技强国、农业强国以及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王进军介绍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希望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与学术委员会深度联动,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集中突破瓶颈技术,加快培育标志性成果和战略型人才,西南大学将强化政策供给与资源保障,推动实验室建设跑出加速度。
受黄路生院士委托,舒红兵院士现场主持会议。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作工作报告,全面汇报了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成效及2025年度工作计划。实验室研究人员韩民锦、韩宾、梁九波分别以《家蚕W染色体基因组及其起源与进化》《蜂螨的取食特性研究》和《桑树与家蚕的特殊依存关系解析》为题作典型研究报告。
学术委员会听取并审议了实验室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代表性研究报告,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学术委员会认为,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更是解决“蛋白替代”、践行“大食物观”、创造“大健康”新供给的重大领域,潜力和前景很大;实验室既要保持优势物种的系统性研究特色,又要突出急需性、聚焦度,深挖资源昆虫的共性关键科学问题,加强交叉创新,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彰显共建力量;要抓住谋划“十五五”的契机,前置布局,赢得主动,做出更大贡献;在共建机制方面要作出政策性、制度性安排。学术委员会专家还对依托单位提出加强建设投入和资源整合支撑等方面的建议。向仲怀院士特别对实验室建设的沿革基础和聚焦服务国家战略的考量作了补充说明,并对实验室的工作提出期望。
会议期间,实验室举行了资源昆虫青年科技论坛、实验室运行管理座谈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