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科研人员采用保护基因组学方法监测中华蜜蜂种群动态
发布时间:2022-10-26     作者:罗术东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采用基因组学方法评估了我国主要的几个中华蜜蜂地理群体的种群大小变化情况,鉴定出种群明显发生下降的群体,并揭示出导致该种群下降的环境因子。文章近日发表在《昆虫学(Insects)》杂志上。

图1 波密与阿坝中蜂在近100年种群大小的变化情况


本研究利用中华蜜蜂丰富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采用2个主流分析软件相结合的方法,推断了我国6个主要的中华蜜蜂地理群体在过去100年间种群大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中华蜜蜂的种群大小在大多数地区是稳定的,但西藏波密地区的种群发生了持久的、显著的下降,因而亟需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进一步的基因选择消除分析发现,波密地区的中华蜜蜂基因组中与耐低温、耐高辐射相关的基因受到了明显的选择压力,这表明波密地区的温度与辐射强度应该对该地区的中华蜜蜂种群造成了不良影响。通过从数据库中调取中华蜜蜂6个主要地理群体的气候因子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波密地区有着第二低的温度与第二高的辐射强度,而这两个气候因子的排名都如此靠前的组合是在中华蜜蜂的其他栖息地所没有的。因此,无论是基因分析还是气候因子分析,都提示低温与高辐射联合作用,很可能对中华蜜蜂的种群大小造成显著伤害。

本研究不仅评估了我国中华蜜蜂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情况,鉴定出亟需进行保护的地理群体,也揭示出对蜜蜂种群大小造成伤害的环境因子,这对于制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得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075-4450/13/10/9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