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蜜蜂所蜜粉源植物产地识别与控制创新团队在利用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探索蜂蜜的蜜源植物和产地溯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基于静电场轨道阱质谱(orbitrap)技术获得高分辨质谱数据,通过三种数据分析手段共同筛选特征标志物,保证了蜂蜜的蜜源植物和地域特征标志物的真实性筛选,并阐明特征标志物结构信息以及碎裂原理。相关研究成果于5月26日在分析化学期刊《色谱A》(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上发表。
近年来消费者对食用蜂蜜产生了极高的关注度,相对于混合来源蜂蜜,消费者更加青睐单一蜜源植物或某特定产地生产的蜂蜜。不同的蜜源植物及其产地环境导致了生产的蜂蜜中所含活性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通常情况下,蜂蜜的质量及其价格也是由其蜜源植物及其产地决定的。因此,鉴别不同蜜源植物及其地域的蜂蜜为消费者提供特定需求的产品,甚至为以次充好和掺假鉴别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团队以来自五个产地的150个荔枝蜂蜜和两个产地的60个洋槐蜂蜜为研究对象,基于一种新的比较非靶标代谢组学方法获得海量高分辨质谱数据,利用背景扣除,色谱峰提取,归一化,转化等预处理手段以消除实验数据中的偏差和变异的干扰。使用主成分分析和“三部法”进一步处理数据确保特征标志物的真实性。研究结果显示,正模式下香叶醛、脱落酸和癸烯酸以及负模式下脱落醛, 柚配基查尔酮, 脱落酸葡萄糖酯, 丹皮酚苷和木犀草苷可作为荔枝蜜的潜在特征标志物;正模式下刺桐碱、亚甲基谷氨酰胺、吡哆醇和鸟苷可作为洋槐蜜的潜在特征标志物。正模式下肉桂酸、姜黄烯、环柠檬醛、木犀草素和负模式下脱落酸、苹果酸可分别作为海南荔枝蜜、云南荔枝蜜、福建荔枝蜂蜜、广东荔枝蜜和广西荔枝蜜的潜在地域特征标志物。异野樱素作为辽宁洋槐蜜的潜在地域特征标志物。该研究不仅可以用于不同蜜源植物和不同产地蜂产品的溯源分析,还为将其应用于其他农产品的溯源分析奠定了基础。
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国家特色农产品风险评估专项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资助。李熠研究员,金玥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周金慧副研究员和杨曙明研究员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6731730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