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 Insects)2022年12月由科技部批准优化重组,依托单位是西南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其前身是西南大学原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瞄准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及粮食安全等国家战略需求,围绕践行“大食物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旨在解决蚕、蜂等养殖及相关生物产业提质增效关键科技问题。
蚕业和蜂业是资源昆虫利用的典范和特产养殖的先锋。实验室针对资源昆虫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过程中科技支撑不足、资源利用率偏低、生产效率和优质产品率亟待提升等突出问题,聚焦资源昆虫生物基础、系统生态、蛋白高效生物合成等科技创新薄弱环节,从资源昆虫生长发育与繁殖调控、资源昆虫系统生态与病害防控、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高值利用3个方向开展攻关研究。着力突破营养高效利用与蛋白替代、智慧高效养殖与病害绿防、产物质量过程控制与精准评价等系列核心技术,并通过创建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步形成高效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建成世界领先的资源昆虫科技创新中心,持续领跑资源昆虫产业创新发展。
实验室固定人员总数为228人,其中科研人员205人,实验技术人员14人,管理人员9人,常年在读研究生和在站博士后400余人,并招收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留学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自然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2人,以及青千、青拔等优秀青年人才多人。
实验室近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军委科技委等科技计划项目200余项。先后在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5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授权专利60余项,获国家、省部级和国际科技成果奖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