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乌鲁木齐5月26日电 为加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蜜蜂资源收集与育种的交流合作,“一带一路”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国际合作交流会25日在新疆伊犁召开。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北马其顿、德国等地的专家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蜂业发展问题。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副州长达列力别克·坎加汗在交流会上介绍,蜂产业被誉为“农业之翼”,是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黑蜂是伊犁的特色物种,州党委、政府不断推进蜂产业绿色养殖、资源养护和提质增效。此次会议的召开,彰显了中国农科院推进“小蜜蜂、大产业”国际合作交流的责任担当,体现了中国农科院和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对伊犁发展现代蜂产业的重视和关心支持,对伊犁地区提高蜂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蜂产业提质增效是鼓舞更是鞭策。
交流会现场(5月25日摄)
哈萨克斯坦工程院院士、哈萨克斯坦(养鹿、养蜂)有机农业技术研究所所长托赫塔尔耶夫·努尔兰指出,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关系到农民和蜂农的生计以及生态平衡。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科研成果产出很多,哈萨克斯坦蜂业历史也很悠久,黑蜂物种资源丰富,期望加强合作交流,共同推进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哈萨克斯坦十分重视蜂蜜的使用,与人健康有关的机构都应该重视蜂蜜对人的积极作用,哈方愿意与中方共享并推广高质量蜂蜜。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所长彭文君强调,蜜蜂是人类的重要朋友,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上拥有巨大的潜力。对蜜蜂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需要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本次会议参与者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北马其顿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彼此合作的进一步延伸,将推动蜜蜂种业共同发展。蜜蜂所将与国际同行一起,围绕蜂遗传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为蜂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会上,彭文君等人就中国蜂业发展、主要生产用种与优良蜂种繁育技术、蜜蜂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伊犁河谷蜂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报告交流,阐明了中国境内蜜蜂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托赫塔尔耶夫·努尔兰等人针对哈萨克斯坦地区蜂业发展与现状进行报告;德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学研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迈克尔·奥尔助理教授分析了蜜蜂分布的全球模式和驱动因素;马其顿圣基里尔和麦托迪大学亚历山大·乌祖诺夫教授介绍了欧洲的蜜蜂育种进展,对在中国开展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